咨询热线:

0755-89356539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育儿知识 > 家庭教育

博天堂918App【育儿小知识】孩子总喜欢打人?三个小技巧助力孩子摆脱“攻击性”

  博天堂918App原标题:【育儿小知识】孩子总喜欢打人?三个小技巧,助力孩子摆脱“攻击性”

  就在前不久,我带孩子去迪士尼星愿公园的儿童游乐区玩,看到一个妈妈在训斥孩子。

  这位妈妈大声对孩子说:“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能打别的小朋友,你怎么还打呢?我告诉过你了,如果你再打别的小朋友,你就再也别想来公园玩!”妈妈声嘶力竭,小朋友在那里哇哇大哭。

  从妈妈和孩子零零碎碎的对话中可以知道,这个小朋友平时具有“攻击性”,很喜欢打别的孩子。妈妈对此头疼不已,但是却束手无策。

  孩子喜欢打人,我们一般说孩子具有攻击性。在《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》一书中,发展心理学家分析了孩子“攻击性”的种类,认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:

  工具性攻击不带有伤人的目的,主要是孩子为了抢夺玩具、位置、机会等而发生的攻击性行为。

  在节目《爸爸去哪儿》中,四岁的小朋友王诗龄就表现了一定的攻击性。有一次,她和kimi抢一个篮球。她争抢不过kimi,就用手打kimi。还好在场的大人们及时把两个小朋友拉开,阻止了打架进一步升级。

  这个综艺节目播放了以后,不少观众都谴责王诗龄表现不好。其实,对于一个四岁的小朋友而言,王诗龄的表现再正常不过。她的这次“打人”就属于“工具性攻击”,目的是为了抢夺篮球或者发泄没抢到篮球的失望。小朋友岁数很小,不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,他们用打架行为表达自己的“小情绪”。

  比起工具性攻击,敌意性攻击可就更让父母担心了。这种攻击类型的孩子,往往没有特定的攻击原因,而是纯粹以伤害他人为目的,攻击有时可能会延续较长时间博天堂918App,带来的伤害比较大。一般认为敌意性攻击又可以细分为三类:

  言语攻击在成人世界中也经常会发生。说穿了就是孩子指责他人,语言措辞不够文雅,带有攻击性。

  比如,我家孩子办满月酒时,曾经邀请了两位同事及他们的儿女参加宴会。其中,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不合,对另一个孩子说:“我觉得你很笨。”被说的孩子哭了。说“你很笨”的孩子就对另一个孩子实施了言语攻击。

  在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JK·罗琳的小说《哈利·波特》中,斯内普的成长过程可谓让人唏嘘不已。他小的时候,遭到了小天狼星、詹姆等男孩的“霸凌”。在小说中,詹姆对斯内普使用咒语,导致斯内普被“倒挂”。这就是典型的身体攻击。“欺凌”带来的后果也是严重的,斯内普成年后形成了阴郁的性格,对挚爱莉莉的儿子哈利·波特也爱恨交织。

  这种霸凌有时持续时间较长,老师和同学的漠视或放纵会给加害人错误的心理暗示博天堂918App,甚至有可能带来恶性后果。

  2019年5月10日,在江西上饶五小,一女孩家长持刀闯入教室,将一个10岁男孩刺伤最终导致其死亡。根据媒体报道,起因是因为这个男孩经常欺负这位家长的女儿博天堂918App。

  2019年,《中国青年报》主持的一项4.9万人参与的“青年期待”的社会调查中,68%的受访者认为未成年保护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校园欺凌,也就是儿童持续的“身体攻击”行为。

  关系攻击一般是年龄偏大的孩子使用的一种攻击方式,主要通过蜚短流长诋毁他人。

  比如,《新京报》在去年曾经刊载了一个新闻,王婷婷(化名)在时隔九年后起诉自己高中同学蒋某诽谤罪。她在温州温岭读高中时,高中同学蒋某恶意诽谤她“炫富”、“整容”。2018年4月12日,浙江温岭法院一审认定蒋某行为构成诽谤罪,判处蒋某拘役三个月。但对王婷婷来说,这一正义来得实在太晚,她的人生受到了很深的影响。

  “一刀切”处理,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。真正想处理好这些问题,还需要找到“孩子打人”的原因。

  父母作为孩子的“重要他人”,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。对于孩子与其他人的相处模式,父母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:

  一是父母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会影响孩子的交友模式。有研究发现,如果母亲对于孩子的态度比较有耐心,孩子就会将母亲与他的关系模式复制于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中,反之亦然。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着家暴成长经历的孩子,有相当比例的孩子成人后也有暴力倾向。

  二是父母的爱能给予孩子稳定的安全感,帮助他稳定情绪。如果父母给孩子无条件的爱,帮助他们确认和认知自己的情感,他们就能用比“打架”更好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。文章开头迪士尼小镇那个“咆哮”风格的妈妈,显然对孩子的情绪引导不利。

 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“模仿”的过程,年幼的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对接收的信息做甄别判断。

  孩子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中,价值观不稳定,对情绪的掌控能力还不够强,又容易受到外部负面信息的影响,偶尔出现“攻击性行为”非常正常。

  遭遇“攻击性孩子”,除了上述隔离不良信息,从自我出发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,父母们可以这样做:

  一般情况下,孩子无理由的打人情况非常罕见。父母们要努力寻求孩子打人的原因,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信任,帮助孩子化解问题。

  打人现象并不仅仅是情绪控制问题,背后都有深层的思想原因,对症下药才能事倍功半。

  比如,我的朋友鑫哥前段时间很有些困扰。他家是二胎家庭,5岁的大女儿总是打2岁的小女儿。他找寻大女儿打妹妹的原因,发现大女儿觉得小女儿分走了父母本属于自己的爱。大女儿说:为什么妈妈回家的时候总是叫着“妹妹,我回来了”,而不叫我的名字。当鑫哥家庭更好地平衡对两个女儿的爱,正向引导大女儿懂得妹妹的出现让她多了来自妹妹的爱,大女儿的“打人”行为渐渐不再出现。

  年幼的孩子正处于认知的初步阶段,父母应该给孩子划定行为的界限,坚定而明确地告诉孩子不可以打人。

  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“孩子受欺负了要不要打回去”。儿童心理学家李玫瑾主张要“有限度的回击”。我个人认为,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,回应的方式因人而异。不论是否选择用“行为回击”,父母们理应教会孩子坚定告诉对方自己绝不会妥协。如果孩子选择用“攻击性行为”回击,也要与孩子明确采取行动的条件和回击行为的界限——

  巴瑞特教授在她的《情绪》一书中指出,人们的情绪受到“情绪粒度”的影响,积极地觉知自己的情绪并预演遇到问题时自己的反应,有助于克服情绪问题。

  乍一听好像很复杂,其实她的观点与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》中管理学大师史蒂芬·柯维的“心灵演练”我们可以以游戏形式和孩子预先演练孩子情绪失控的场景,帮助他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。

  比如,如果你的孩子经常在和其它孩子抢东西时失控,那么你不妨拿出动物玩偶小兔子和小猴子上演一出抢东西“打架”大战。大战的结局可以是“打架”或和平解决,帮助孩子明辨是非。你还可以教小兔子在“失控”前深呼吸三秒钟平息怒气。如此一来,孩子经过“心灵演练”,渐渐能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。

  下一次,当你的孩子打人时,请给孩子一个大大的爱的拥抱,挖掘他“打人”背后的原因,引导他学会掌控自己的“小情绪”。